第509期:《浙江理工大学报》

张小波: 精益求精是一种习惯


   期次:第509期      查看:348   






  “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尝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材施教”,作为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老师,张小波老师在日常教学和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总结出了这样的经验。因为性格亲切和善、教学经验丰富,张小波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沟通为上,因材施教对于教学,张小波老师认真负责,他试图通过沟通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又通过因材施教更好地传播知识。
  “我喜欢跟学生们去沟通,这个过程当中我能体会到很多快乐,也能收获很多的创意和想法。”他认为,在每一个专业领域中,沟通的重要性都是无可替代的,尤其是艺术教育领域。想要把自己的想法主张、创意理念等传达给别人,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沟通,不仅了解了学生们的思想状态,其表达能力也得到了锻炼,设计想法也在沟通中不断被完善。
  此外,张老师会根据每个专业之间的差异调整教学方式。“不同专业背景、知识结构的同学,所适用的教学方法绝不会一样。”“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针对不同的同学,张老师会在自己的教学大纲的培养计划和备课方案上作适当的调整,让不同专业的同学能够更好地接受他所传达出来的东西。在给无艺术基础的同学上课时,他可能更侧重于艺术的价值观念的传播,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接纳。张老师表示,作为一个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职业敏感性,既能洞悉学生所渴求的知识,又具有社会前瞻性,能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学生。
  人才培养,重在综合在学科综合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大意义。正如张小波在论文中提到的要“多学科协同培养”,他希望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老师能通过组建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室或Workshop的方式进行合作,进而达到相互发展、共同成长的目的。“我们的人才培养应该是具有鲜明理工特色的,将我们的优势学科专业跟艺术学、设计学等学科专业进行交叉融合,然后在此基础上创新,培养
出优秀的综合性人才。”
  而在我校动画专业即将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合并成为新的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这样的条件下,张老师希望未来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的专业性更强,人才专业素质的培养能够更上一层楼,这对于学生与学校的发展都将是一个好的方面。“将浙江理工大学多元化的学科专业优势辅助艺术与设计学院各个专业的发展,使专业各具特色,协调发展”是张老师的愿景。
  首战告捷,更上一楼作为具有丰富的实践和教学经验的老师,他曾参与多本教材的出版,近年来更是屡次指导学生参加国际大学生创意大赛并获奖。谈起此次在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大赛中获教育科研论文一等奖,他表示非常荣幸。
  这次的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主题是“理想与信念”。展演活动的项目分为艺术表演类、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艺术作品类(含学生艺术作品和高校校长书画摄影作品)、高校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四大类。
  张小波坦言,这是他第一次以论文的形式参加大学生艺术展演比赛,从省级一等奖到全国一等奖这半年的周期里,获得的每个奖项都使他感到非常荣幸。同时,在参加这个比赛的过程中,张小波也学到了许多东西。“我是用学习的心态去参加的,有些老师已经参加了好几次,我会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张小波认为,自己在艺术教育领域还有很多需要深入研究和学习的地方。全国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报告会就像一扇被打开了的大门,这只是一个开始,以后的科研道路还很长。
  “对于学问,我们应孜孜以求、精益求精,无论是向学生传播知识还是提升自身素养,永远也
不能马虎随意。”张小波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经验。精益求精,不是空谈,更是一种习惯。
  全媒体中心校报部 韦佳天 许桂青